图片
喵~又到周四啦。
我这周过得特别舒爽,因为上周六,近期的考试全部完结了(撒花)~~~
本周处理了一些“重要但不紧急”的事,诸如整理电脑文件、做工作复盘、开家庭会议、盘点家庭资产和保险、收拾屋子,还踩着秋天的尾巴拍了一组照片。
每周写一篇周记+每年约摄影师拍2-3组不同季节的照片,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种记录生活的方式。这样到年底的时候,翻看自己全年写过的文章,还有一沓照片,会觉得这一年过得超级充实。
(这是其中的两张)
图片
图片
我在2018年的时候写过一篇关于个人优势主题的文章,中心思想大概是“我们要先找到自己擅长/喜欢的领域,然后才能在这个领域做到极致。”
我最近对于“要先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”有了新的看法。
这个思考的起源是,丁老师跟我们讲了一个他自己刚毕业时候的故事。
丁老师今年50岁了,在他刚毕业的那个年代,在北京从事很多工作都要求有户口才行。当时他没有京户,又想留在北京,就只能做销售。
因为没有经验、没有业绩也没有能力,他在前六家公司都做的非常不成功,基本3-5个月就离职了。到第七家公司的时候,3个月的试用期到了,情况依然和之前一样,于是他走进老板办公室打算提离职。
老板看了他的履历,对他说:“我之前忙没顾上看你的履历,今天看才发现你也是名牌大学毕业的(丁老师本科北师大),怎么两年换了6份工作呀?给我讲讲你的经历吧。”
图片
于是丁老师(当年还是小丁)说:“第一家公司没有培训体系,我都不知道要怎么销售;第二家公司没有品牌知名度,客户都不知道它;第三家公司要请客吃饭自己贴钱,我没钱;第四家公司产品有问题,我觉得老板在骗人;第五家公司勾心斗角……”
老板听完很严肃地对他说:“小丁你这辈子完了。”
丁老师:????
老板:“你看,你从第一家公司、第二家……第六家公司遇到的困难都没有解决,你跳槽了,问题还是没有被解决,又会出现新的问题。你看这像不像个轮回?如果你一直不解决问题,就永远会陷入这种'解决不了困难就跳槽的模式’,你永远跳不出这个轮回。”
(刚毕业2年的小伙完全被吓懵了)于是他问老板:“那您看我还有希望吗?”
老板说:“其实解决也是可以的。你刚刚说的那前六家公司的问题我们公司都有。如果你想离职的话,你必须要把这六个问题都在我们公司解决了,你才能辞职,你的人生才有希望。”
(老板不愧是老江湖)
于是他就硬着头皮留了下来,逐个问题去解决。神奇的事情发生了,当他拥有了能力之后,他热爱的事情自然出现了。
图片
这个故事启发到我回想起自己的求学和工作经历。
我本科学的是电气工程,毕业之后第一份工作去了非常“专业对口”的国家电网,2年之后辞职创业就一直到了现在。我在很多篇文章中都有提及过,我本科的专业课学的非常痛苦,因为它既不是我擅长的,也不是我喜欢的。
但对吧,来都来了,浑浑噩噩也是4年,认真学习也是4年。虽然不乐意,但本着“来都来了”的原则,要么不做,要做就尽自己努力去做好。
真的好难啊,我好像在理解理工科专业知识方面比较迟钝。刚开学的时候,老师讲课我时常听不懂(特别是大一的《高等数学》)。好不容易看会了例题,作业换个形式就不会做了。后来看书+摸索出来一套自己学习的方法(2017年有在知乎上分享过),并且考到还算可以的成绩。
我通过“报告写得好”的特长经常和学霸和学神组队;虽然我对课程理解没有那么深入,但是我可以通过跟学长学姐建立联系要来往年资料;也可以通过考前老师答疑环节,大概问出来考试重点范围。这一套组合拳下来,考到80分+至少是没问题的。
不喜欢+很难的学业,加上自己内心的一些问题,这四年真的过得还挺艰难的。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毕业时候的感受,应该是“如释重负”。
同时,我在这段经历中真的收获了非常非常多。
图片
首先是解决难题的能力。因为学了对自己来说非常难的专业——老实说,从毕业到现在,我再也没有遇到过比大学学的专业课更难的“知识”了。当我学到某个问题下意识产生畏难情绪的时候,心里的另一个声音会告诉我“比继电保护简单多了”。
今年在北大读MBA,学《数据分析与统计决策》课程,因为有理工科基础打底,我觉得理解起来好易懂啊。
其次是系统思维和逻辑思维。系统思维来自于《信号与系统》和《自动控制原理》,只是当年没有上升到思维层面,毕业之后看到相关书籍把它串起来了。逻辑思维来自这四年写过的几十篇实验报告,每一次要写实验背景、核心数据、观察现象、分析和结论,写多了,逻辑思维就磨出来了。
还有遇到问题下意识去找“最优解”的能力。它来自本科阶段三门编程课的学习,花最少的时间、金钱综合成本,能够高效解决的,绝不拖延。
时至今日,我依然觉得这三类核心能力是我在商业中、在工作中安身立命的支柱。
图片
刚毕业的第一份工作,我和大部分同龄人一样的迷茫。入选门槛很高,但是发现工作内容是重复机械劳动,和自己想象中完全不一样。于是,随之而来的是“不喜欢”。
我在这份“不喜欢”的工作中收获了什么呢?
我在这里学到的最重要的能力,我当时其实都没发现,是后来才意识到这个能力是在国网学的——“拆分工作”的能力,即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子上。
为什么这么多能力参差的人在一起工作,却可以把这么大一家公司做到世界五百强第二?机制设计的好,每个岗位都有自己岗位的工作职责和验收标准,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。你做的好不好,什么标准算好,什么标准算违规,都是有文件和手册、有规章制度写的清清楚楚的。
创业之初的时候,我发现自己忙到团团转都没办法完成全部工作。有一天躺在床上,眼前突然浮现出了主任给我们开月度例会安排工作时候的情境。于是我也开始定岗位职责和验收标准,把工作分发了出去,开始建立团队。
图片
还学到了跟不同位置的人沟通的能力。向上是省公司物资部和国网物资公司、向下是地市局和支撑单位,每一方的需求都是不一样的。从一开始“电话都不敢打”,到可以协调专家、地市局同事之间的沟通。这为我后来从事广告公关工作和甲方打交道积累了极丰富的经验。
我觉得丁老师说的很有道理啊,如果你总是选择简单的事情来做,等到有一天,也许是35岁,也许是40岁,你能遇到的简单的事都被你做完了。接下来你的人生会变得非常艰难,因为简单的事被做完了,剩下的都是难以解决的问题了。
如果你是因为搞不定一件事而辞职,这个问题并没有被解决,你换到哪家公司都还是搞不定这件事。你遇到困难就走,会发现外面的困难比现在还大。
所有的热爱事业都是基于能力的——面对困难的勇气,主动创造的能力,各种解决问题思维方式和模型。
当你这些都拥有了,你热爱的机会大概率会出现。如果那个机会没出现,你不会创造资源、不会沟通,这个机会又如何能来到你身边呢?
图片
我现在做的是自己喜欢领域的工作,我们为BAT客户提供social营销服务;我又在自己喜欢待的位子上——做创始人,面对挑战的同时拥有最大限度的自由。会有新的困难,同时也有成长。
可是,你看我刚刚的叙述,所有从事这份喜欢的工作的核心能力,都是在前面做不喜欢的事情的时候积累的。
如果我一直等啊等,觉得专业不是我喜欢的,我不学了,大不了挂科;觉得工作不是我喜欢的,那我不好好干,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,我可能永远都没办法从事我喜欢的工作了。
图片
我想和大家说的是,如果你不喜欢自己当前的专业,ok,你要么有能力去转专业,不能转专业的话就埋头好好学;如果你不喜欢自己当前的工作,我当然是支持大家都能跳槽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的,如果短时间找不到,请停止抱怨,先好好想想自己手头这份工作有哪些可以提升能力的地方。
提升能力这件事与你是否喜欢当前的工作无关,可能恰恰是因为你在这些“不喜欢”的工作和学习中具备了足够的能力,喜欢的事情才会出现。
你要站在足够高的位置,才有选择自己做什么不做什么的权利;你要足够有影响力,别人才能听到你讲的话。但是在此之前,请先让自己的能力够到那个位子。
共勉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